电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在语言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其二者在表达上又不尽相同,存在着许多差异。播音员与主持人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当中也各有所长。有人认为,播音员是纯客观性的转述新闻,只是把近期发生的新闻以口头的形式进行描述,不能带有丝毫的主观性情感,而新闻主持人则有人认为是在纯主观的言语中进行对新闻的看法进行自我评判,其实两种现象都是一种极端的看法,播音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动真心,动真情,对所播内容要动真实情感。但无论作为传播信息主体的播音员还是主持人来说,一旦背离事实就会失去了受众的信任,正是这种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并存才使得新闻具有了促使受众接受的说服力。所以,无论是播音员的播报还是主持人的“说新闻”都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的。
一、电视主持人与播音员各自语言表述的特点
在《传播语言学》中,曾经提到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播音员与主持人“说”或“播”出去的信息同样是由若干个词语组织而成,其词语意义类型同样可以是作为划分不同特点的传播语言的依据。
1.在新闻传播中播音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播报注重于本质意义的阐释,播音员的讲话最能代表所在媒体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这就是播音员具有的社会形象的真实体现,对于播音员在播报信息的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和分寸尺度的把握上都恰到好处,如央视的《新闻联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必须把全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播报出去,必然要求播音员语言上的简练,高度概括,这又体现了播音员的语言形象。而主持人更多的是对于新闻事件内涵意义的深度挖掘。主持人不仅仅是介绍新闻事件本身,而且还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述来挖掘事实真相和深化新闻主题。如每周六晚播出的《新闻周刊》先是通过一段画面介绍新闻背景,通过主持人精练的话语使得整个新闻主题的升华,主持人的语言更能揭示当下新闻发生的时代意义,给观众深思警醒的作用,使得新闻主题得到了升华。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主持人注重于情感意义的表达,而播音员则侧重于理性意义的表述。
2.作为电视播音员来说,本身的新闻传播方式就决定了表述必须更多地侧重于理性意义的表达,其直接的表现就是播音员语言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很少产生歧义和模糊。近些年来,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类播音员有所突破,比如晚十点的新闻,赵普的播音风格,最大化的引用了评论式加播音,让播音员有了一定的发挥空间,度的把握上更加理性。作为一个资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更多体现的是主持人如何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语言上则更多选取能够表现情感的词汇,对于事件的分析评论更多地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而且由于电视台主持人的这种特殊性,不仅可以通过这种口语的形式表现情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服饰等副语言来表现情感。
二、电视新闻类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表达的个性化差异
作为电视新闻播音员更多的是采用“播新闻”的方式,语言表达主要体现在播音员说话的语速和语气上,播音员个人发挥的空间要相对小一些,大多数新闻类节目的播音员都是措辞严谨,且肢体、表情等副语言参与较少,书面语色彩比较浓。而主持人则是采取“说新闻”的方式,更多采用口头化的语言,本人作为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非常欣赏黑龙江新闻频道的新闻播报形式,既迎合大众的口味真正做到雅俗共赏。
三、播音员与主持人语言形象化、传播口语化的趋势渐明显
电视新闻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语言意义模糊性和概括性来使得语言具有形象化的特征,从而表示对某个新闻的倾向性的。近几年来,说新闻的电视节目多了起来。这就使得传播更趋口语化表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学新闻”,最早的国语说新闻体现在凤凰卫视的领先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由鲁豫担任,她用新闻快餐的读说形式,带给受众全新的新闻表达方式,使其口语化,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易观众接受。再譬如中央二套早上播出的《读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主持人偶尔引用一些时代的流行话语来点评新闻,就像是新闻的亲历者又好像是新闻的评论者,从广大观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平和的语言去理解和阐释新闻事件的影响,最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电视新闻播音员还是节目主持人,无论表达新闻内容如何多样化,但是新闻本身的实事性至关重要。正如播音界泰斗张颂教授所说的播音主持培训中是运用真实情感,修身养性的过程,由于在播音员的播新闻中,语言与画面的配合导致语言并不是一个独立体,而作为主持人则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按照节目的形式“自由”的发挥,使得给于受众的语言略有不同,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作为传媒人只有对新闻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才能真正做到播与说的完美统一。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