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中心

播音专业艺考生文艺作品播演全攻略

       对于播音专业艺考生来说,文艺作品播演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考验其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以下这份攻略,将从作品选择、基础训练、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和舞台呈现等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阐述如何在文艺作品播演中脱颖而出。

  作品的选择在文艺作品播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作品能让考生更容易展现自身优势。尽量避免选择那些被广泛演绎的名家名篇 ,因为考官听得多了,考生很难出彩,且难以展现独特性。不妨将目光投向一些小众但内涵丰富的作品,像是一些当代不太知名作家的优秀散文,或者是国外不太热门但独具风格的诗歌翻译作品。

  选择作品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如果你的声音低沉醇厚,那么讲述性强、情感深沉内敛的作品会更适合你;要是你的声音清脆明亮,具有活力,富有青春气息或灵动情感的作品会是不错之选。举个例子,若你的音色较为柔和,带有一丝温婉,像台湾诗人简媜的一些散文,如《四月裂帛》,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就能通过你的声音很好地展现出来;要是你的声音富有力量感,那可以尝试一些具有抗争精神或激昂情感的小众现代诗,比如痖弦的部分作品,能让你在舞台上充分释放声音魅力。同时,要确保选择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只有自己真正被打动,才能在播演中打动考官。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文艺作品播演的基石。语音发声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要确保声母、韵母发音准确清晰,调值规范到位,这就需要大量的绕口令、发声练习来强化。比如,通过反复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这类经典绕口令,提升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发音的清晰度。同时,注意语流音变的正确处理,像是“一”“不”的变调,轻声、儿化等现象,让自己的语言更加自然流畅。

  气息的运用也至关重要,它是声音的动力源泉。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训练气息,如闻花香、吹蜡烛等。闻花香时,感受气息缓缓深入腹部,让腹部膨胀起来,就像在深深吸入花朵的芬芳;吹蜡烛时,控制气息均匀、缓慢地呼出,使蜡烛的火焰微微晃动但不熄灭,以此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在日常练习中,还可以配合一些长句朗诵,有意识地控制气息,让声音在稳定的气息支撑下,饱满而富有感染力。

  咬字的训练也不容忽视,要做到咬字清晰、有力且富有弹性。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用夸张的方式咬字,把每个字都清晰地“吐”出来,感受口腔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然后再逐渐回归自然,这样能有效提升咬字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情感是文艺作品播演的灵魂,要想让自己的播演富有感染力,就必须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拿到作品后,不要急于开口朗读,而是静下心来反复默读,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人物情感,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以鲁迅先生的《秋夜》为例,这篇散文看似简单地描写了秋夜的景象,但通过对枣树、夜空等意象的描绘,实则蕴含着作者孤独、坚韧又充满希望的复杂情感。在播演时,要深入理解这些情感,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中,感受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心境。

  在表达情感时,要避免过度夸张和矫揉造作,力求自然真实。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与作品情感相似的体验,将这些真实的情感融入到播演中。比如,当播演一篇关于亲情的作品时,回忆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温馨时刻,那些真实的情感和细节能让你的播演更加动人。同时,注意情感的层次变化,不要一直保持同一强度,要根据作品的情节发展和情感脉络,有起有伏,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丰富。

  在文艺作品播演中,合理运用各种播读技巧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出彩。停连的处理是一项重要技巧,它能帮助你划分句子结构,突出重点内容,同时也能营造出节奏和韵律感。在处理停连时,要根据作品的语义和情感来决定停顿的位置和时长。比如,在表达强烈情感的句子结尾,可以适当延长停顿时间,给观众留下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在并列列举的内容之间,可以用短暂的停顿来区分层次。

  重音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它能强调关键信息,突出作品的核心内容。找准重音,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一般来说,表达情感、态度、观点的词语,以及具有特殊含义或重要信息的词语,都可以作为重音来处理。比如,在“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温暖的午后”这句话中,“永远”和“温暖”就可以作为重音,通过加重读音,突出情感和氛围。

  虚实结合的用声技巧能让声音更加丰富多变,增强作品的表现力。虚声常用于表达轻柔、梦幻、思念等情感,实声则用于强调、坚定、有力的表达。比如,在播演一首抒情诗时,描写月光的段落可以用虚声来营造柔和、静谧的氛围,而表达情感高潮的部分则用实声来增强感染力。

  节奏的变化是作品播演的关键,它能让整个表演充满活力和张力。根据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节发展,灵活调整语速、语调、语气,使节奏有快有慢、有强有弱。比如,在描述紧张激烈的场景时,加快语速,提高语调,增强语气的紧迫感;在表达宁静、舒缓的情感时,放慢语速,降低语调,营造出平和的氛围。

  除了声音的表达,舞台上的肢体语言和整体呈现也会对文艺作品播演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走上舞台后,要保持良好的姿势,抬头挺胸,双肩放松,展现出自信和从容的气质。站立的位置要适中,既要让考官能够清晰地看到你的表演,又不能过于靠近舞台边缘。

  手势是肢体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辅助表达情感,增强表演的感染力。手势的运用要自然、适度,与语言表达相配合。比如,在表达“广阔”的概念时,可以张开双臂,展现出宽广的空间感;在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相应的方向或做出有力的握拳动作。但要注意,手势不要过于频繁和夸张,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眼神的交流也不容忽视,它是与考官和观众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桥梁。在播演过程中,要适时地与考官进行眼神交流,传递自信和真诚。同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境,运用眼神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比如喜悦、悲伤、愤怒等,让观众能够通过你的眼神更好地理解作品。

  表情要与作品的情感相契合,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在表达欢快的情感时,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表现悲伤的情绪时,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哀伤。表情的变化要自然流畅,不要过于生硬和刻意。

  总之,播音专业艺考生的文艺作品播演需要在作品选择、基础训练、情感表达、技巧运用和舞台呈现等多个方面下功夫。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希望这份攻略能为广大艺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在艺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