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中心

播音专业艺考生的普通话修炼手册

       在艺考的舞台上,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就像播音专业艺考生手中最锋利的宝剑,是敲开梦想院校大门的关键钥匙。但要想让自己的普通话发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多同学在练习普通话时,总是陷入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就带大家深入探索那些鲜为人知却十分有效的提高普通话发音标准度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正视方言对普通话发音的干扰。中国地大物博,方言种类繁多,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系统。对于艺考生来说,方言口音是影响普通话发音标准度的最大“敌人”。比如,很多南方地区的同学平翘舌音不分,“四”和“十”、“思”和“师”常常混淆;有的地方前后鼻音混淆严重,“真”和“争”、“近”和“静”傻傻分不清楚;还有些地区的方言,在声调上和普通话差异巨大,导致说话时语调奇怪。要想克服方言的影响,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自己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可以把自己平时容易读错的字词记录下来,制作成错题本,每天反复练习,直到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

 

       其次,气息的控制在普通话发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同学在说话时声音小、不清晰,或者说不了几句话就气喘吁吁,这都是气息运用不当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增强气息。比如,“闻花香”练习,想象自己面前有一束芬芳的鲜花,慢慢地深吸气,感受气息充满整个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尽量让呼气的过程绵长而均匀。还有“吹纸片”练习,将一张薄纸片贴在墙上,用均匀的气息吹动纸片,让它保持不落下,通过控制气息的强弱和速度,来提高对气息的掌控能力。当我们能够熟练地控制气息后,发音就会更加饱满、有力,声音也能传得更远。
 
       唇舌力量的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唇舌是我们发音的重要器官,它们的力量和灵活性直接影响着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我们可以做一些唇舌操来锻炼它们。比如,双唇撅起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运动,以及上下唇的开合运动,这样可以增强唇部的力量和灵活性;舌头的练习可以通过伸舌、缩舌、顶舌、绕舌等动作来进行。绕舌练习时,让舌头在口腔内沿着上下齿龈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环绕运动,每天坚持练习,能让舌头更加灵活,在发音时也能更准确地发出各种音。像“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这样的绕口令,也是很好的唇舌力量训练素材,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唇舌,还能提高发音的流利度。
 
       普通话的声调也是很多同学容易出错的地方。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每个声调都有其独特的调值。在练习声调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儿歌、诗词来感受不同声调的变化。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朗读这些经典诗词,体会每个字的声调,感受声调在语句中的起伏变化。还可以将一些常见的词语按照不同声调组合进行练习,如“山明水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对声调的敏感度,让自己的发音更符合普通话的声调规范。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听”的重要性。在练习普通话发音时,要多听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可以收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节目,像《新闻联播》,主持人的发音堪称普通话的典范。在听的过程中,仔细辨别每个字的发音、语调、语速,以及语句之间的停顿和连接。也可以将自己的发音录制下来,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听 - 说 - 对比”的训练方法,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发现问题,从而快速提高发音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说普通话的意识,尽量避免使用方言。有些同学在练习时发音很标准,但一回到日常生活中,又不自觉地说起了方言,这样不利于良好发音习惯的养成。可以和同学、朋友约定,平时交流都使用普通话,互相监督、互相纠正。还可以参加一些普通话交流活动,在交流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一些发音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普通话发音标准度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播音专业艺考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我们正视方言问题,加强气息控制、唇舌力量训练,重视声调练习,多听多练,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就一定能够让自己的普通话发音越来越标准,在艺考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实现自己的播音梦想。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