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视剧,往往被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活吸引:《一起来看流星雨》中艾利斯顿商学院豪华的校园建设,《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虽然激烈但是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校教育,《政律俏佳人》中边学习边实习的满足感……
可惜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学了新闻专业之后发现,学界和业界似乎往往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学界重实务,业界重基础。
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实务,实际上这是中国新闻教育一直以来搞不好的癌症。
新闻学院的老师,有媒体实践经验的是凤毛麟角。教师资格的唯学历论抬高了媒体引进人才的难度,即使经验丰富的媒体人有意去高校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也因为现实原因不能得偿所愿。
学校的态度对学生的发展进程和学校自身的走向影响是非常大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名校光环和学生发展哪个更重要?
某校为了学校发展,保持内部和谐,禁止社团组织与外界社会力量合作发展。应用型专业缺乏应用,不能进行社会实践。新闻专业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短期内很难适应业界岗位要求。自我封闭,结果会是什么?
从未上过战场的教官,只能是纸上谈兵。
我们的大学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是对中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拷问。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的教育却都是批量生产。没有个性,容易管理,成了大多数学校的追求。优质教育的硬件齐备,但教育质量并未出现提升,甚至逐渐走向平庸。
我们的新闻学院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出不了杰出人才。新闻教育的高雷同化,低水平建设,缺乏与业界的无缝对接。
中国各大高校新闻学教育,在传统媒体黄金发展十年的高奏凯歌声中,一路裸奔。但这几年,猛回头却发现不少大学本科新闻教育不仅没有获得“精英教育”的标签,反而陷入了连培养“新闻民工”的资格都不远远不够的窘境中。
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失去了灵魂。
2
我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过她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经历:每次上专业课,老师们都会使用自己编的教材,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最新的。
老师们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学到多少东西。
但是大多数老师们已经很少会有意识地提高专业知识和发展中的媒体报道了,他们争相买版面,登论文,只埋头做学术,搞科研,和纸上的功夫较劲。作为人文学科,和工科出具体科研发明不同,评定职称申请课题、经费,主要依赖的是论文发布数量。
可以说,论文是他们的命根子。
著名评论人曹林曾写过一篇《大三陷阱:为什么越学越对新闻失去兴趣》,里面讲到:“对于新闻学来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比其他专业更大,老师应该是学生第一个新闻理想教父,是很重要的职业灯塔。可当被论文和科研囚禁的老师在精神上离学生越来越远时,学生自然也会离新闻越来越远。”
基于5G技术的传媒市场必定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传媒岗位,然而我国的新闻学院大部分还活在上世纪的纸媒印刷时代,传媒市场需要的人才招不来,600多所新闻学院生产的人才用不成,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大量的教育资源被浪费。
在中传,老师们会组织新闻生报道学校的篮球比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要求本科生必须完成两次实习并与媒体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
没有哪所学校的老师真的缺乏专业能力,也没有哪个地方完全缺乏新闻资源,缺乏的是老师们对于新闻资源在学生身上的整合,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训学校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有专业的演播厅进行模拟练习!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