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以来,共经历了四代播音员,每一代新闻播音员都有自己的特质,下面就来讲讲他们的特质有哪些吧!
在哀悼罗京的时候,人们最爱使用“音容宛在”这个词,人们都声称最难忘的就是他的庄重大方的声音和儒雅帅气的形象。
不过,罗京自己最看重的却并非如此。罗京在一次参加《艺术人生》节目录制中曾深情地说到:
“我希望我退休后,大家不只是记住了我们这些播音员的形象,而是能够数出几次重大的事件,是经由我们的报道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这表现出罗京作为一个《新闻联播》播音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头脑清醒。”罗京的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播音学最重要的创始人张颂如是说。在他看来,《新闻联播》四代播音员虽然各有富有特色的播音,但他们更重要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异常清醒的新闻脑子。
《新闻联播》从建立以来,基本上播报的都是国家级的政令或者重大决策,上级或者编辑已经定下来的稿子必须要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播报—一篇几千字的大稿,之前可能一眼都没看过,还必须保持每分钟至少220字的速度;直播时,“飘满气球”的稿子(记者或编辑修改的痕迹),绝对不能打磕巴。这些,绝不是有识字念稿基本功就可以做到的,播音员必须要有极端清醒的脑子。
除了赵忠祥、邢质斌等第一代播音员,《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全部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本科毕业。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成立后,张颂就担任专任老师。他说,这个专业的最高培养目标就是《新闻联播》播音员——因为他们是最高级别的。
许多人认为CCTV的主持人有很好的文化背景,每天面对不同的新闻都能流利地记住它。这表明他们的记忆力非常强。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多年来,新闻广播主持人很少犯错,因为主持人面前有一台提词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主持人,总是看到大屏幕的方向。这个提词器有一个显示屏,可以提示主机阅读这些行。在这里,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为什么主机经常播放桌面上的数据。尽管主持人可以补充,主持人可以流畅地阅读台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主持人不需要做任何准备。主持人仍然需要熟悉广播前一天的新闻稿,并且清楚地分析这些声明以确保速度均匀。这是大多数演讲者应该熟悉并与演讲者合作的一课,以更好地表达我们希望看到的效果。
所以说《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并不容易。熟悉的画面还应该是,在《新闻联播》结束时,两位主持人将低头整理手稿。事实上,这样做的原因是《新闻联播》是30分钟,留出几分钟用于紧急情况,以免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并且这些分钟中的一分钟不能是空的,所以主持人有整理手稿的图片。
以上就是《新闻联播》四代播音员有什么特质?如果还想看更多内容,可以到中影人播音主持培训学校浏览!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