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中心

有声演播必备技巧有哪些?

一、停顿与连断

  1. 停顿

停顿是朗读中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是技巧、智慧、和艺术的结合。朗读中的停顿,包括语法和心理两种。语法停顿包括标点符号停顿和段落层次间的停顿。标点符号是停顿的最小单位;段落层次间的停顿,要根据文意,一般来说,句号、问号、感叹号表示不同时间的停顿,逗号停顿的时间要比顿号长,段落间的停顿则长于句子。心理停顿是由语言的内容决定的。大段的引语之前要有停顿;段与段之间要适当地停顿;长句中间也要有适当的停顿。

  1. 连接

连接是指在没有标点符号处,由于感情、气韵的需要所作的停顿。这种停顿时间要短,不可太长。它主要用语言进行“逻辑”上的衔接。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1. 重断

重断指的是为了突出某一语势,把文中的关键词语加重并作适当的停顿。如: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些,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更强烈、更真实的幻觉——孩子那不是你么?(《心愿》)

二、语速与节奏

语速是指朗读时声音的快慢,而节奏则是指朗读时声音高低快慢的变化。朗读时要根据人物心情的变化和感情发展的需要来调控语速和节奏。一般来说,兴奋、惊惧、激动、愤怒、激情等心理状态会使语速加快;而沉思、形容、谈论、争辩等心理状态会使语速减缓。

三、语调与平仄

语调是指不同声音的升降变化。而平仄则是我国古代对声调的分类。现代汉语中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四种基本声调,合称为平仄两类。此外还有一种轻音和儿化韵。这里所说的平仄,只是个一般概念。关于轻音和儿化韵的问题,轻音不同于轻声,儿化韵也不是完全独立于平仄之外的特殊声调。

四、语气与力度

语气是指朗读时声音色彩的表现形式,而力度是指朗读时声音的强弱程度。在朗读过程中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语气是有声语言的最重要的交际形式。我们通过语气向听话人传递我们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中立什么或同情什么;是爱还是恨等思想感情。”(张颂《朗读学》)有声语言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借助于语气这个物质形式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说语气是朗读艺术创造的基础。力度的变化不仅直接反映着语气,而且也直接配合着感情的运动。比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老大臣因为害怕被别人认为自己不称职或愚蠢而说了违心的话,朗读时语气要轻而软;而那个年幼无知的皇帝因贪图虚荣而受骗上当,他的语言应重而硬。可见力度与语气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也是使语言艺术产生美的动因所在。

五、情感与体验

“朗读,特别是诗文的朗读,是一种思想感情的渗透和灌注,必须以深刻理解作品为前提,这就离不开研究和分析作品的内容、语言及技巧等要素。”(陆澄《朗诵艺术的技巧》)也就是说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使朗读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情感体验是感知课文内容的关键性心理活动。”(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在朗读中只有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之后才能把这种理解和感受通过声音传达出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没有正确深刻的感受也就不会有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最深者,莫过于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身之于触。”(袁牧《小斋独坐有感》)在理解感受之后还需要进行一番揣摩与推敲才能寻出最佳的语言表达方式。“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声音则飞,无声则坠。”(刘勰《文心雕龙》)不同的字词以及它们组合的方式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欢乐与悲哀,热爱与憎恨等。不同的句式同样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陈述句常表判断;疑问句常表疑问;感叹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