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中心

播音专业艺考生发声标准的技巧干货分享

一、呼吸控制:声音的根基

播音发声的稳定性源于科学的呼吸方式。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要求吸气时"深入肺底,两肋打开",呼气时保持"稳劲、持久、自如"的状态。初学者可通过"压腹数数法"强化控气能力:平躺时在腹部放置书本,吸气后缓慢数数,逐渐增加负重以增强横膈膜力量。日常练习中注意"偷气换气"技巧,即在长句间快速用鼻吸气,避免发声中断。

二、共鸣调节:塑造声音色彩

优质声音需实现胸腔、口腔、鼻腔的协同共鸣。软腭提升是关键,通过"闭口打哈欠"感受软腭上提,使声波在咽腔形成集中反射点。共鸣训练可结合"气泡音"唤醒声带,再以"a元音延长音"寻找"声挂前腭"的感觉,保持喉部放松与气息通畅。特别注意避免过度追求"金属声"导致喉部挤压,应通过虚实变化练习掌握刚柔平衡。


 

三、吐字归音:语言的精准表达

播音要求"字正腔圆",需通过口部操强化唇舌力量。每日练习"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的组合动作,配合绕口令训练舌位灵活性。吐字时遵循"枣核形"规律,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归音到位,如"江"字发音需经历"j-i-ang"的完整过程。长句处理可采用"托气训练",用"a-o-e-i-u-v"连发培养气息连贯性。

四、情感驱动:赋予声音灵魂

发声技巧必须服务于情感表达。练习时建议"以情代声",先理解文本内涵再调整声音色彩,避免机械式发音。可通过"跑步背诗法"在轻度运动中训练气息与情感的协调性,背诵时控制喘息声,保持语言韵律。日常注意观察生活细节,积累真实情感体验,使声音具有"情动于内,生发于外"的自然感染力。

五、日常训练体系

  1. 晨间唤醒:5分钟气泡音+口部操激活发音器官

  2. 气息强化:10分钟慢吸快呼/快吸慢呼交替练习

  3. 共鸣巩固:15分钟元音连发与诗歌朗诵

  4. 实战模拟:20分钟新闻播报与即兴评述录音复盘

特别提醒:避免"三分钟热度",建议每天固定时段练习;录音回放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手段;保护声带需保证充足睡眠与饮水。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