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人教育播音主持中心

《春》散文朗诵节选技巧的解读

  众所周知,散文是抒情类的文体。散文朗读中抒情固然是重要的,但朗读散文也需要技巧。有了技巧,我们朗读才能恰有好处。

散文朗诵

  下面是我们精心整理的一份散文朗诵技巧资料。

  散文是指篇幅短小,题材多样,形式自由,情文并茂且富有意境的文章体裁其特点是通过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各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自由灵活、 开散神饧、生动感人的艺术境界

  散文的朗诵基调

  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听散文,似乎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的起伏;即使是在作品的高潮,也不会像演讲那样异峰突起,慷慨激昂。在朗诵时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长而不用加重的方法来处理强调重音,散文虽然不像诗歌那样有规整的节奏和严格的韵律,但是也讲宄节奏和韵律美。散文的局部和某些句子也有对称结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节选)

  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在朗读时,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语调来

  这对语句,使文中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散文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散文以抒情为主,不写人和事

  空间的感觉,“来了”和“近了”,表达的都不对。特别是“近了”二字,表达的方式反而是远。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一句的递进处理是不错的,重音基本上对。这几句是非常典型的教材例句,一级重音在“山、水、太阳”这三个字,后面的“朗润”、“涨”、“红”是二级重音。后面几个动词读的还是有些重了,会影响文章的条理清晰。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和“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其实是一系列的动作场面,应该连贯处理。但银杏把它分为两组了,这样分组就割裂了这一系列活动。而且,踢球应该比打滚更激烈,银杏在读踢球的时候,声音却弱化了,虽然声音有变化,但表达出的形象感受与听者的逻辑感受是不一致的。会听着别扭。

  接下来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平了一点,缺乏孩子的对春的天真的惊喜。

  “桃树、杏树、梨树……”三个词的处理是对的,这三棵树终于有了距离,不在一个坑里了。有的朗读者把三棵树连读,好像把三棵树种在同一个坑里一样,没有视线的变化,那就完全没有画面感了 。

  “红、粉、白”这三种花的处理不错,有色彩感。

  “眨呀眨的”,应该快速一些。这里的形象,应该像孩子的眨眼,而不是老年人的眨眼。

  简单总结:

  上面是一些具体之处的提示,越具体,越深入。越具体,越容易入手解决。

  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希望能通过这些提示,帮助大家明确,如何去塑造画面感?如何准确地把握《春》这篇文章的独特性。

  散文朗诵的技巧就讲到这里,希望播音主持培训的同学们能细致地感受和把握好文章的细节,更上一层楼。

说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QQ:1624823112),万分感谢!